2024年7月9日,重慶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三下鄉“耕培啟潤”志愿服務團懷揣著對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踏上了前往重慶酉陽龍潭鎮趙世炎故居的參觀學習之旅。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實地探訪,深入了解趙世炎烈士的生平事跡,感受歷史底蘊,領悟紅色精神,把握紅色命脈,傳承紅色基因。
下午3時,服務團抵達了趙世炎故居。這座位于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龍潭古鎮的建筑,雖飽經風雨,卻依然著革命歲月的痕跡。這座故居不僅是趙世炎成長的地方,也是革命精神的象征。大門上方,有鄧小平現場手書的“趙世炎同志故居”字跡,院內還有趙世炎的塑像,以及兩個小天井,一前一后,布局精巧。趙世炎故居于200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
全體成員緩步踏入故居的大門,講解員情真意切地道出了趙世炎烈士的不朽傳奇,仿佛時光倒流至那個烽火連天、英雄輩出的歲月。在這一瞬間,歷史的光輝再次閃耀,讓人仿佛親歷其間,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時代。
趙世炎,字琴生,號國富,筆名施英,是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著名的工人運動領袖和黨的創始人之一。他出生于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早年求學期間便積極投身革命運動,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并赴法勤工儉學,與周恩來等共同創建了中共旅歐支部。回國后,他領導了震驚中外的上海三次工人大罷工,為工人階級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1927年他不幸被捕,壯烈犧牲,年僅26歲。
趙世炎的一生充滿了奮斗與犧牲,他堅定的信仰、無私的奉獻以及為國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學子。
我們的同學深深感悟道:“一個人的理想與信念是否堅定,決定著他最后的歸宿。為了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信念就是革命先輩們在漫漫黑夜中的希望之燈,更是我們繼續團結奮斗的精神支柱、力量之源。”
隨后,全體隊員前往烈士陵園進行獻花儀式。在莊嚴的墓碑前,大家肅立默哀,向趙世炎烈士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懷念。一朵朵鮮花輕輕放在墓碑前,不僅寄托了青年大學生對先烈的哀思,也象征著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揚。
活動最后,指導老師龍濤總結道:烈火鍛煉出堅硬無比的鋼鐵,壓力磨練出堅定不移的意志,只有內心的堅定才能把歲月留下的傷痕化作成長的書簽,青年大學生要牢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不懈奮斗與拼搏的精神烙印出不可或缺的一筆!